一、宏觀經濟
1、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確保經濟金融大局穩定,意義十分重大。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系統觀念,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要夯實金融穩定的基礎,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鞏固經濟恢復向好勢頭,以經濟高質量發展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防止在處置其他領域風險過程中引發次生金融風險。
2、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幫后富,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于創業的致富帶頭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
3、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02533億元,同比增長10.3%;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達到822萬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的7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6829億元,同比增長20.7%。7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2%,環比略升0.1個百分點。
4、央行公開數據顯示:7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30.22萬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2.4個百分點。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計為1.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362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08萬億元,同比多增905億元。
二、金融市場
1、央行:決定試點取消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環節信用評級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使用外部評級的自主性,推動信用評級行業市場化改革。試點期間,非金融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暫時停止適用《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管理辦法》第九條,即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應由在中國境內注冊且具備債券評級資質的評級機構進行信用評級。
2、中證協:起草《證券行業執業聲譽信息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要求證券公司8月26日前反饋意見。此次執業聲譽約束的管理對象包括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證券評級機構本身以及相關個人。執業聲譽內涵則包括了基本信息、被監管表彰或處罰的誠信信息以及違反公序良俗等損害行業形象聲譽的其他執業聲譽信息,記錄之后可以被公開查詢。這意味著證券從業人員在行業內好壞的“口碑”,通過行業協會網站等渠道一查便知。
3、證券時報報道: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券商推出定增計劃,其中長城證券、粵開證券釋放出百億定增預案。目前,已累計有7家券商按部就班推進定增,擬募資額合計超過600億。從定增表現來看,券商定增發行情況并不理想,多家證券公司定增募資達不到預期。去年1月至今,以定增方式募資的券商中有7成出現“募不足”情況。
4、據上證報報道:7月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大增1萬億元以上,總規模逼近19萬億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資金進一步向頭部機構集中,私募基金管理整體數量有所減少,百億級私募數量卻頻創新高。從私募基金存續情況來看,截至7月,存續私募基金規模為18.99萬億元,較6月環比增長6.15%。
5、據央視財經報道:上半年,全國技改投資增勢迅猛,成為工業投資“重頭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制造業新一輪技術改造的重點方向。電子信息、機械、汽車、船舶、民用航空與航天、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與化工、生物醫藥、輕工、紡織等12個行業被列入國家重點技改領域。目前,全國已經有4批3300多個重點項目獲得投資3.4萬億元。
6、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鋼鐵、建材、有色、石化等多個重點行業減碳路徑漸明。我國將加快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的政策體系,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正在對重點行業碳排放情況和減排潛力“摸家底”,為其納入全國碳市場做準備。2022年6月底前,基本摸清重點行業碳排放水平和減排潛力。
三、地產聚焦
1、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1-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4895億元,同比增長12.7%;較2019年同期增長16.5%,兩年平均增長8.0%。其中,住宅投資63980億元,增長14.9%。商品房銷售面積10164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5%;比2019年同期增長14.5%,兩年平均增長7.0%。
2、據中證報報道:多家上市房企日前公告到期債券已經違約或面臨違約的風險,償債壓力增加。為了防范土地市場風險,降低房企杠桿,不少地方出臺政策,限制非理性拿地。不少房企出于減輕拿地資金壓力等目的,使用聯合方式積極拿地。
3、中指院統計:7月監測的主要城市新房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4.30%,超八成城市環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比下降4.29%。專家稱,7月樓市交易在調控政策效應釋放且政策不斷收緊的情況下出現降溫,說明部分投資投機需求正在被剔除,也說明供需雙向收緊下樓市調控取得積極進展,預計后續市場降溫之勢還將延續。
四、政府債務
據第一財經報道:全國人大代表會議河北省代表團向財政部建議進一步提高一般債券額度,適當降低專項債券比例。此前原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公開建議,“十四五”時期需要優化政府債務結構,提高地方政府一般債務占比,降低專項債務占比。
財政部回應河北代表團建議時稱,按照預算法及相關文件規定,地方政府一般債務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作為償債來源,按規定列入財政赤字管理,其規模受赤字率控制,需要結合國家宏觀調控需要統籌確定。關于分地區新增一般債務限額,財政部在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批準的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內,根據各地區債務風險、財力狀況等因素測算,報國務院批準后下達。
五、研報精粹
東方金誠研究稱:7月財政收入增長較快,主要受到兩個稅種支撐:首先,受近期PPI高漲、企業利潤增速大幅上升,以及上年同期基數偏低等因素帶動,7月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26.7%,增速較上月加快23.8個百分點,當月的兩年復合增速也加快了1.2個百分點。認為,本月企業所得稅錄得高增,也與企業所得稅申報繳納時間相錯有關。其次,7月消費稅收入同比降幅收窄。在上年同期基數大幅抬高的背景下,7月消費稅同比降幅較上月收窄3個百分點。認為,盡管汽車銷量同比走弱對相關消費稅形成拖累,但近期國際油價處于高位,國內燃油價格上行,對7月消費稅降幅收窄構成支撐。整體上看,7月消費稅仍較去年下降6.8%,體現當前消費市場修復整體較為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