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觀經濟
1、中央深改委會議強調: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會議強調,國家儲備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物質基礎,強化戰略保障、宏觀調控和應對急需功能,增強防范抵御重大風險能力。我國是大國,必須具備同大國地位相符的國家儲備實力和應急能力。要統籌解決好“儲什么”、“誰來儲”、“怎么儲”的問題,加快補齊補足關鍵品類物資短板;會議強調,近年來,我們推動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實、力度之大、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要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緊盯污染防治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決不手軟,對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嚴懲重罰。要注意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體現差別化,不搞一刀切。
2、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制造業PMI為50.1,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擴張力度有所減弱;非制造業PMI為47.5,自2020年3月以來首次降至臨界點以下,前值為53.3。
3、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239.5億元,同比增長57.3%,較2019年同期增長44.6%,兩年平均增長20.2%。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33.41萬億元,同比增長9.0%。
二、金融市場
1、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歷史經驗反復證明,金融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牢牢把握防范重大風險這條生命線,一個金融機構只有治理有效、運作規范,才能具備創新條件,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此外,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問題時有發生,這其中固然有投資者自身的因素,但也有行業自身發展觀和經營觀的問題,反映的是規模情結濃厚,重營銷輕持續服務;有的代理銷售機構和從業人員背離客戶利益,誘導“贖舊買新”。這些問題必須從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高度切實加以解決。
2、證監會副主席李超:金融機構是經營和管理風險的專業機構,由于金融風險具有顯著的外溢性,證券行業必須牢牢樹立合規風控意識,堅守合規風控底線;文化建設為證券經營機構提供了價值引領和精神支撐,是證券業能夠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需要從小事抓起,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3、據中證網消息: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1800只基金參與了上市公司定增,其中不乏公募基金“組團”參與定增的情況。定增投資大概率表現出較好的正收益,同時具備較明顯的超額收益,是一種值得重點關注的投資品種和配置品種。
4、據證券日報報道:截至8月28日,共有12家券商營收闖入百億大關。有30家券商凈利潤均實現了同比增長,增幅超過30%的有16家。受流動性相對充裕等因素影響,上半年股基交易額依舊保持增長,帶動券商經紀業務基本全面呈現同比增長趨勢;注冊制改革帶來的證券發行常態化,也讓不少券商通過投行業務實現收入快速增長。
5、據證券時報報道:已有多家銀行合計發行39只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規模達2842億元。專家稱,今年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發行規模有望達到5000億元左右。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能夠實現負債多元化,拓寬資金來源,對支持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意義重大。
6、據21世紀報道:《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擬規定,地方AMC不偏離主業,在每年新增投資額中主營業務占比應不低于50%,收購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投資額占比應不低于25%;未經批準不得向社會公眾發行債務性融資工具,融資余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3倍。
三、地產聚焦
1、證券時報報道:房企融資“三道紅線”政策試點開展近一年以來,相關指標集體降檔,房企資本運作提速,政策管控再加碼。2020年房企財務表現中,降檔、“變綠”成為房地產行業的主旋律。在融資環境持續趨緊背景下,多數大型房企以“降負債去杠桿”為第一要務,一些中小房企債務違約風險也在持續上升。
2、據中證報消息:部分房企仍積極拿地,但也有部分房企拿地態度較為謹慎。機構認為,短期來看,強者恒強的趨勢并未改變,頭部房企土儲充足。土地儲備相對充足的頭部房企更聚焦重點城市。區域性龍頭企業則更加關注本區域的縱深戰略布局。
四、政府債務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史耀斌: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地方人大對政府債務審查監督的意見》。切實加強地方人大對政府債務的審查監督,防控政府債務風險,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長期均衡。
- 國資動態
1、財政部公開數據顯示:1-7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414373.7億元,同比增長26.6%,兩年平均增長9.6%;利潤總額27852.3億元,同比增長92.1%,兩年平均增長14.2%。7月末,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64.3%,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
2、國資委:按照“一條主線、五個著力”思路,以“做強做優做大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著力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并購、“兩非”剝離和“兩資”清退、“壓減”等五個重點,不折不扣做好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推動中央企業高效有序退出非主業,促進資源從非主業向主業集中,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因企施策”予以指導支持,逐步建立“有進有退”的資源靈活配置機制。
六、研報精粹
開源證券研究稱:促消費政策仍處于蓄力階段,發力必要性正在不斷上升:2021年以來,中央政策,注重“長短結合”;地方政策,側重服務消費和汽車消費。政府工作報告中,促消費政策,側重改善居民收入、消費環境等方面,部分領域政策有所變化;以汽車消費政策為例,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同比下降20%,政策抓手轉為支持農村汽車消費、培育二手車市場。地方政策層面,各省通過消費券與文化特色旅游,激發服務消費潛力,同時,繼續通過補貼,促進汽車消費。結合歷史經驗來看,伴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更多促消費政策有望出臺。年中以來,伴隨地產、出口動能弱化,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促銷費政策發力的必要性在不斷上升。歷輪促消費政策的歷史回溯來看,過往周期,政策發力點多集中在汽車、家電、服務等消費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共同富?!钡拇蟊尘跋?,2021年以來,農村消費相關政策頻繁出臺,或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相應政策的重要看點。